沈括也曾科技强军
2023/3/9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湛江晚报」
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人物”的北宋杭州钱塘人沈括(年—年),不仅写下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还发现了石油,改变了人类历史,并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各科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尤其是在科技强军上很有建树。
熟读兵书精心布防
熙宁七年(年)八月,沈括调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提举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公事。河北西路地处北疆与辽国接壤。沈括上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军政和巩固国防上,以应对突发事件。
他一边熟读兵书,一边精心研究城防、阵法、兵车、兵器、战略战术等军事问题,编成了《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军事上。
科学家的头脑就是不一般,为了弄清辽军驻扎在边境山里的情况,便于部署宋军的兵力,抵御辽国骚扰,沈括计划利用自己的专长,把边境的地理地形,做一幅立体地图。应该就是今天的沙盘。为了制作好沙盘,沈括和几个军官打扮成猎人,装作进山打猎,进行实地勘察。晚上回来,他就把勘察的结果,用锯末拌上面糊、熔蜡来制作模型。经过二十多天的勘察制作,一幅完整的定州西部山区立体地图就展现出来。哪儿是山脉,哪儿是河流,还有道路、桥梁、关卡、隘口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如同身临其境。为了搬运方便,沈括又让木匠照着这幅立体地图,用木头雕刻了一个副本,简称“木图”。这为后来打赢战争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沈括还加强城防,指导修城筑垒及配置城防器械。视察中,沈括发现一些州县城垒亟待修葺,即具章上奏“乞自次边紧急处兴工”。朝廷批准后沈括分轻重缓急,招募民工整修深州城,又全力扩修赵州城。视察中,他还发现,该路沿边“烽台高下疏密未便”,不能起到备警作用,又如实禀告了朝廷应“别定起纳道路”,引起了神宗的重视,即诏令河北之定州安抚司、真定安抚司、大名府路安抚司等帅府,立即开工修筑。沈括还与助手监丞吕和卿等撰写的《修城法式条约》二卷,颁行边境州县参照建设城防,建成后的城防非常坚固实用,防御能力大大提升。沈括还注重开发利用北疆边境水塘河渠的天然水面条件,建立水上防御纵深,表现出了沈括的战略眼光。视察中,沈括发现,保州顺安军以西京有横袤三十多里的一处平川,南北径直,当然四达。经过调查研究,这里是仁宗庆历中曾筑堤壅水,且堤岸遗迹尚存,只要稍加修复周围岸坝,决曹、鲍诸水纳入,则塘泊即可使用,朝廷不久派员实地验证,认为可行,工程很快完成,巩固了边防。同时,沈括重视北部边疆的河防,澶州浮桥是横跨黄河联系南北的咽喉,战略地位很重要,沈括建议及早防范,为避免敌人火攻,应预备灭火器材,“无使奸火得发”。沈括在河北任上由他所建议施行的军事整改措施总计有三十一项。
研究军械改良兵器
后来沈括担任了国家的军器监长官,重点对弓弩甲胄和刀枪等武器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兵器和装备的质量做出了贡献。
由于沈括熟悉兵器制作及兵法战术,首先他在研究弩机上,科学地揭示出古代弩机上安装瞄准镜(望山)所依据的勾股数学原理。熙宁中民间献了一个这样的射器,“偏架弩似而施干鐙,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之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引起沈括重视,对此进行研究改进,使这种神臂弓得到发展完善,随后命令军器监大量生产,用来装备部队,作战效果明显。弓箭是宋军主要的装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战斗力,沈括还反复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弓有六善”的观点,并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保证弓箭制作质量的经验:“凡弓初射与天寒,则劲强而难挽;射久,天暑,则弱而不胜矢,此胶之为病也。凡胶欲薄而筋力尽,强弱任筋而不任胶,此所以射久力不屈,寒暑力一也。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中绳则张而不跛,此弓人之所当知也。”从而解决了弓箭制作上不少技术难题,提高了弓箭的质量和射程。
元丰三年(年),为了抵御西夏,十分了解沈括能力的宋神宗任命他为延州知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全权负责管理当地的军政事务。
作为对西夏的前沿,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为了保疆卫国,沈括十分注重军事科技的应用,尤其是制造使用先进武器。由于当地产石油,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他对石油开发开采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