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照片背后的故事老水井里淘出红色收藏梦
2022/9/24 来源:不详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218/5941745.html
李建抓高振永
王建忠,安平冀中抗战收藏馆馆长,出生于安平县东黄城乡大同新村,年参军入伍,在总参第八通讯团服役。年入党,曾荣获一级技术能手,受团嘉奖一次。年王建忠退役回到原籍安平县,因为喜欢工艺美术,经朋友介绍去石雕之乡曲阳石木工艺雕刻厂工作,闲暇时间就到周边“淘宝”。刚入行开始收藏瓷器、杂项,3年后他回到老家务农。
年的一天,他路过村西的一口民国时期的老水井,发现本家的王叔正站在井边发愁。这口老水井常年没有人用,井里面还存留点雨水,乡亲们为了方便,在水井周边种点菜,有时用水桶提点雨水浇菜,以解天旱时的燃眉之急。这天王叔在打水时不小心把水桶掉进了二三十米深的老井里。王建忠见此情景,急忙帮着王叔打捞水桶,可是井里水太少,再经过一搅和,水变得混浊不堪,试了几次都不行,见在井上打捞无望,他便将绳子缠在自己腰间,让王叔在上面拽着绳子,放他下井。因为井口小,越往下越大,王建忠拽着绳子脚没法攀岩井壁,只得在井里悬空着打转转,慢慢下降。好在他当过兵,练就了一副过硬的好体格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终于摸索着到达井底。赤裸的双脚一入水就陷进一尺多深的淤泥里,他稍微稳定了下心神,开始挥动手臂在淤泥里摸来摸去,突然他碰到了一个圆不溜丢的东西,沉甸甸的也弄不清是什么,同时另一只手也摸到了水桶。井下环境恶劣,他来不及多想便把那个圆不溜丢的东西放进水桶,喊上面的人拽绳子。这时不少乡亲们闻讯也赶了过来,大家一起把他从井里拽了上来。
接过水桶,看着满身淤泥、臭气熏天的王建忠,王叔感动万分,乡亲们也纷纷夸奖这个乐于助人的小伙子。王建忠却开始琢磨这个沉甸甸的泥球。他用锤子砸去坚硬的锈土壳,露出了个生铁蛋蛋,敲击了几下后,显出了原型,让他心中一惊,原来是颗手榴弹,不过只是个空壳,他也就放心了。这是什么年代的?为什么会在老井里?他抱着研究探索的心情,来到距离老井米远、对本村村史颇有研究的老叔王宝善家。
安平冀中抗战收藏馆馆长王建忠
八路军冀中骑兵团的马鞍等物品
炮弹、老钟、发报机等抗战时期的藏品
王宝善接过手榴弹壳,说你这个东西很有来头呢,咱这口老水井在当年淘井时经常淘出地雷、毛瑟枪还有大刀。接下来,王宝善开始讲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段往事。他说,年,在他家往东多米,有一个6米多高的鬼子炮楼,里面住着伪军的一个排和鬼子兵的一个小分队。年6月中旬的一天,冀中八路军的一个连在攻打炮楼时,与敌人展开激战。因为八路军当时得到的情报有误,鬼子在八路军攻打炮楼之前新增加了一个小分队,还有掷弹筒机枪等,所以我军攻打失利,伤亡惨重。王宝善说,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棵手榴弹弹壳就是冀中军民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啊!
王建忠闻之动容,他说,我要好好收藏这个手榴弹弹壳,让更多的人知道发生在咱们家乡的抗战故事。
从这个手榴弹弹壳开始,王建忠开始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研究红色藏品,并开始走上搜集和收藏红色文物的道路。
30年来,他的藏品中有抗战时期的文献、报纸、老照片、八路军的军品装备,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的迫击炮、八路军骑兵团的用品和冀中人民支持抗战支前使用的担架、冀中被服厂使用的缝纫机、纳鞋底的架子等,以及当年八路军缴获的日本鬼子的炮弹壳引信、军装军帽等等。还有有冀中抗战时期的模范、功臣、英雄牌匾共多件。为圆自己的红色收藏梦,他走遍了燕赵大地的山山水水,还多次到外省调研,每到一处他或者深入老百姓家,或是转旧货市场和古玩城。王建忠说,他之所以对红色文化如此痴迷,一是自己的故乡安平县是革命老区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诞生地,二是自己有当兵的经历,这让他对红色收藏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藏馆内的旧军装
安平冀中抗战收藏馆内的小号等藏品
年4月,王建忠把家中全部资金都掏空又借款万元,在安平县衡保路的显要位置投巨资建起了安平冀中抗战收藏馆。
这座冀中抗战收藏馆为三层沿街楼。三辆架子车、织布机和扇车占据了一楼房间的多半空间。架子车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安平老百姓支援前线运送被服、粮食和武器的工具;安平老百姓用织布机织布,再用布缝制军衣、军鞋和军帽;扇车的作用就是保障运往前线的粮食都是干净的,农民把刚打下的粮食放在扇车里,就会把其中的麦皮、米糠或其它杂质分离出来;还有台城村被服厂使用过的缝纫机,做鞋用的鞋底夹子等物品。虽然这些物品都很老旧,甚至多有破损,但每一件都记录着安平县人民群众支援抗战和拥军爱国的炽热感情。
王建忠和当年八路军使用过的山炮
二楼藏品比较丰富,有近件的史料,包括冀中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日记、文献、学习材料、报纸和路条等,主要涉及安平县、饶阳县、深州市和深泽县等地域,包括《冀中导报》在内的20多张报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张年11月7日出版的《冀中导报》中,有一篇题目为《安平县远征担架队的模范班》的文章,记录了年安平县远征担架团长达数千公里的征程,在八个月里,担架团跟着主力部队三纵八旅挺进察南,转战冀东,参加过大小十几次战斗,成为全冀中军区支前工作的典型。
二楼展厅还有“反扫荡”时期,冀中抗日军民使用过的,冀中军工厂自制的迫击炮,安平军民在滹沱河两岸袭击日寇汽艇用的大抬杆,八路军冀中骑兵团使用过的马鞭和马镫,穿过的服装,还有行军床、军号、大刀、水勺,以及十余块功德匾……一件件实物真实反映了当时冀中军民艰苦的抗战环境,以及不怕牺牲和坚毅的抗战精神。
另外,还有日寇用过的山炮和炮弹皮,以及防毒面具、战刀、医药箱和日寇穿过的服装,许多物品都标注着日本年号,这些都是日寇侵华的佐证。三层留有收藏空间并作为接待使用。目前安平冀中抗战收藏馆现在已成为“国防教育展厅”和“退役军人服务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物品损坏或消失了。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我要抢救性地搞好红色收藏,力争多为冀中抗战挖掘和留存一些历史资料,希望通过这些历史的见证,让年轻人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王建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