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楼听雨问君可曾去吕梁
2023/1/14 来源:不详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问君可曾去吕梁
作者:楼听雨
您去过吕梁吗?
就是小说《吕梁英雄传》中写的吕梁,就是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唱的吕梁。
如果您去过吕梁,您一定看见过一个中年人,或背着画板在黄土高坡上攀爬,不惧塬高坡陡;或打开画板在吕梁山沟中写生,听凭山风吹过。他就是我的朋友谢永增。
谢永增在吕梁写生。
谢永增是个画家。北京画院的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到吕梁山写生,已经坚持30多年了。
谢永增出生在衡水深州一个叫小榆林的村子,真正的河北平原腹地。但是,历史上的平原只是相对于山区和丘陵而言是平的,并不像今天这样明镜似的平坦,因为黄河并不是一次性造就了河北平原。在亿万年逐渐淤积,沧海桑田的过程中,既留下了低于地面的洼地深沟甚至水潭,也留下了高于地面的土埂高岗甚至堪称土山的大土堆。谢永增的村子是沙质土壤,这样的土壤更是每年都被春秋两季的大风不停地雕塑着,地貌起起伏伏。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平整土地,高地被推掉了,洼地被填平了。这项工作无可指责,因为不平整土地就没有办法实施灌溉。但对于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来说,也把记忆中的故乡风情一起掩埋了。没有人不为家乡的变化欢欣鼓舞,也没有人不为失去童年记忆的载体而感到失落,尤其是艺术家。
当年,谢永增有一幅作品叫《岁月》,曾获得河北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美展第一名。大面积的玉米地中间有一座废弃的旧砖窑,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70年代之后出生的,大概没有人理解谢永增的“废砖窑情结”,但谢永增的同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当年在乡村中,废砖窑永远是村子里的制高点。对于平原上的孩子们来说,登上废砖窑的顶端,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举目眺望,无边无际的田野尽收眼底,那感觉棒极了。
可惜,那些风景都没有了。
但是,当谢永增沿着吕梁山走进黄土高原的时候,他震惊了。那高高的黄土塬,那雄浑的黄土峁,特别是那些被千百年流水切割出的黄土梁,还有那点缀其间的古老民居,这不就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吗!每一道沟梁都一见如故,每一道沟壑都格外亲切。
从此,谢永增一头扎进吕梁山。
吕梁山穿过吕梁市的中部,它的两翼是黄土高原。三十多年来,谢永增几乎走遍了吕梁的山山水水,从连接太原盆地的东侧,到濒临黄河的西侧,从吕梁山巅到黄土沟壑。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谢永增没有一年缺席吕梁山。
《日出孙家沟》(国画)谢永增作
说到写生,我们马上想到的是画家的艺术范儿。然而,在黄土高原写生,还是个力气活。那些黄土梁壁立千仞,梁与梁之间的沟壑陡而深,梁上梁下可望而不可即。陕北民歌《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有一句歌词唱道“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说的就是梁上和梁下一对情人的无奈。
在这样的地区写生,爬上爬下,磕磕碰碰且不说,严重消耗体力是难以避免的。谢永增却自得其乐,如饥似渴地在厚重的黄土地上汲取着创作的营养。
他不仅自己来,还带上学生来,有时候甚至带着朋友来,让他们从另外的角度体会吕梁。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交通和通讯还都不方便,中国人也还没有“自驾游”的概念。谢永增和几位写生的伙伴,每次都是拿上一张地图,“按图索骥”,徒步丈量吕梁山。有一次,他们只顾追寻美丽的风景,一路走下去,居然偏离了公路四五十里,夜晚投宿在一个乡政府。虽然乡里人很热情,但也没有办法解决交通问题,四天才有一班去县城的长途汽车。好容易等了四天,他们却又没能挤上汽车,只好又徒步从山里走出来。
然而,吕梁的回报也着实不菲。它不仅增加了谢永增的生活积累,点燃了谢永增的创作激情,还开阔了他的视野,滋润了他的心灵。登上北武台俯视吕梁,让谢永增知道了什么叫秀美山川。在碛口古镇的龙神庙凝望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让谢永增懂得了什么叫大气磅礴。参观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西北局旧址,在时任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同志住过的房间,谢永增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山杏,是吕梁地区最多的野果子之一。熟透的山杏很甜,但更重要的是它顽强的生命力,耐寒耐旱又耐瘠薄。3月到4月是山杏的花期,紫红色的花萼托着或洁白或粉红的花朵,漫山遍野,一片芬芳。
春风漫过塬上,山杏花开了,乡亲们知道,画画的谢老师要来了。
谢老师一来就忙得很。他有时候甚至中午顾不上回住处吃饭,在野外吃点干粮,就着保温杯里的开水,当然,还就着山风。
当山间的白杨树只剩下几片金黄色的叶子时,乡亲们知道,画画的谢老师又要来了。
谢永增一年至少两次来吕梁。初春,他来画黄土高原的生机,深秋,他来画黄土高原的冷峻。
秋冬之交的吕梁,山野冷峻,气候也冷峻,外出写生的时候要穿羽绒服。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知道,山里的风和平原的风不是一回事。
临县县委的张建国书记说:“那么冷的季节,老谢在村子里一蹲就是一个月,我们县里的干部也做不到。”
这位在临县工作了18年的县委书记,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