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把贫

2022/9/30 来源:不详

仲夏时节,衡水大地像打翻了调色盘,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微风里摇曳起伏的花海,是金银花、玫瑰与杜仲;铺陈遍野的深红浅绿,是已经挂果的梨树、桃树以及核桃;白色一望无际的波浪,是设施瓜菜;一捧捧火红圆润的种子,是即将下种的高粱……

衡水的夏景之美,不仅美在“外表”,美在视觉,还美在“里子”。这些美丽色彩背后,是我市独具特色的扶贫产业,更是贫困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

决胜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近年来,我市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努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坚定产业扶贫步伐,让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激活穷乡僻壤活力,点亮贫困户的“心灯”。

优势产业带动扶贫产业,推进产业精准培育

在饶阳县,还未到设施葡萄大批量上市时节,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广州、济南等周边大中城市经销商已提前入驻,预付定金、上门抢购。该县立足发挥设施葡萄产业“区位独特、市场成熟、效益较高”三大优势,引导贫困群众抱团发展设施葡萄,大力培育葡萄产业基地,全县1.1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阜城县高粱产业结出“脱贫果”,全县大力打造红高粱特色产业,共种植红高粱8.6万亩,带动全县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使红高粱成为全县扶贫支柱产业。

武强县奶牛养殖拱开“致富门”,以衡水蒙牛高端奶暨现代牧场项目为龙头,带动全市55家扶贫奶牛养殖基地,惠及1.7万贫困户。同时,奶业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发展,富源牧业公司每年收购青贮玉米近5万吨,带动贫困户增收余万元。

……

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原则,立足资源禀赋,我市重点打造蔬菜、奶牛、肉鸡肉鸭、林果等优势种养产业基地,让优势产业带动扶贫产业,市县乡村逐级拿出规划,将扶贫产业融入特色产业大布局。年以来,全市用于产业扶贫项目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3亿元,占全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58.5%。饶阳设施瓜菜、武强奶牛、深州林果、阜城高粱、安平白山药、故城中药材等均取得较好发展。

“优势产业带动脱贫产业,实现多重优势叠加。”市扶贫办相关专家介绍,脱贫产业“嫁接”优势产业,既有扶贫资金援助,又搭上优势产业的“顺风车”,种养技术和产品销路得到保障。

新型主体带动贫困群体,推进利益紧密联结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深入实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壮大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阜城县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行“八统一分”、“六位一体”的生产管理模式,引导农户、贫困户以土地、资金等形式融入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与经营主体签订合作协议,让农户、贫困户参与到经营主体的生产中,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销售,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迈进。

饶阳县一大批设施瓜菜技术能人,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并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带动贫困户发展高档优质设施瓜菜。

武邑县与京东合作,在清凉店镇鲍贤兰村旁建立起柴鸡散养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经济、社会、生态、扶贫效益明显。据基地管理主体邑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每户贫困户每年都有元的保底收益。

……

越来越多的新型经营主体,正担当起产业扶贫的“领头雁”,形成产业扶贫“大合唱”。

龙头企业、合作社牵手贫困户,利益联结建立起“五金”机制:即推动土地流转,让贫困农民赚租金;发展订单种养,让贫困农民得现金;实行入股分红,让贫困农民获股金;创造务工机会,让贫困农民挣薪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行集体经济分成,让贫困农民得年金。

截至目前,全市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家,农民合作社个,带动贫困户户。

市场机制带动发展机制,推进产业持续发展

没有品牌,就谈不上产业。我市大力培育公共品牌,带动产业脱贫“跑得快”。“饶阳蔬菜”、“饶阳葡萄”、“漫河西瓜”、“冀州辣椒”……全市重点培育的20余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几乎每个品牌都与扶贫产业挂钩。

产业扶贫,既要埋头种地,也要放眼观市。我市大力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在多地举办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展销活动,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稳定销售。还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与市外企业进行产销对接,拓展了销售新渠道,闯出了农特产品外销新模式。

与此同时,全市大力实行以销促产,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方案》,利用电商平台对接企业、贫困村和超市,已上线产品种。开设京东·衡水扶贫馆,开创武邑京东“跑步鸡”电商扶贫模式,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年产业扶贫案例选编》十大案例首例。深州市河北鲜天下网络科技积极探索“电商助力脱贫攻坚”路径,助力深州余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补齐市场机制短板,不断挖掘新兴市场潜力。引导贫困户种产品也种“风景”,让田园变“公园”。武强县推进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通过美丽乡村游、音乐教育体验游、年画文化游等多种旅游业态,形成了特色产业类型多样、脱贫模式多样、增收渠道多样的扶贫新格局,带动4.4万人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0余人实现脱贫。

监制:张起轩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月亭

编辑:薛倩赵亚菲

衡水头条

tiao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