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广州深圳打工者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
2023/5/23 来源:不详这是这一组反映90年代在广州和深圳打工者的照片。照片中打工者都来自农村,他们是进城的第一批农民工,怀着改变家庭命运和自身命运来到城市。然而,这些农民工中最终发财者寥寥无几,他们多从事劳动密集型流水线式工作。
毫无疑问,当时农民工能够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年7月15日,国家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此,我国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看着同乡朋友、邻居等人赚到钱,一些人也怀着发财梦来到广州、深圳。但是,这些人很快发现,城里生活并不容易,结果这样没有工作单位、没有住处以及没有当地户口的人,就成为了“三无人员”。当时这些“三无人员”对当地治安有隐患,因此会被遣返。
经济特区是中国特有的称谓,是经济性特区的一类,是在改革开放后为了集中和有效地利用外国资金及技术到本国进行生产,发展贸易,繁荣经济而设置的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的特别地区,它是一项伟大的决策。正是一个个特区的设立,使得大量外资涌入,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工作。
以深圳为例,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它成立于年8月26日。深圳特区城市时,正值我国经济百废待兴,“杀出一条血路来!”成为深圳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就创造了奇迹,无数人也在这里得以改变了命运。
这是当时进城女农民工的真实写照,由于缺乏技术,这些女工只能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如制鞋厂、制衣厂和电子厂等。照片中的鞋子绝大多数都用于出口,这些女工都是三班倒的工作,一天工作至少10个小时。经过非常辛苦,但是比待在农村获得的收入要高很多。
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时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田、排头兵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历史性的探索和贡献,为资本市场创新提供了土壤。同时,广州、深州等南方城市的大发展,形成南下“打工潮”。
这一幕令人心酸落泪,照片几名农民工可能等待的太久了,结果靠着行李睡着了。这是当时中国进城农民工最真实的写照,他们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惜自己的收入并不高。
这一幕让人感慨万千,这是广州火车站外排队进站买票的农民工。当时没有高铁,绝大多数都是很慢的绿皮车,而且也没有网络购票,火车几乎成为南下农民工回乡的唯一交通工具。有时候,为了购买一张火车票,很多人会在车站外等很久。
很多广州深圳打工者常年无法回乡,一些人就把孩子带到了所在城市生活学习。于是,一个个农民工学校就诞生了。尽管这些孩子们没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校,但是他们看到了在农村根本无法看到的事务,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